9月21日,36氪“置身事内”2022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杭州落下帷幕,活动现场,国内一线资本创始人、合伙人,知名基金高管等众多大咖汇聚,共同探讨了本土机构翻滚的20年、人民币基金的新与旧、从产业到资本等话题,为人民币基金未来的发展描绘出一副美好的蓝图。本届峰会为GP和LP搭建出了沟通连接的桥梁,让双方能够更快匹配合作对象,这对于人民币基金或是本土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助益。
松禾资本合伙人冯华受邀参与峰会「人民币基金新与旧」圆桌环节,并发表观点,以下为整理内容:松禾资本于1997年由厉伟和罗飞先生发起创立,已有25年的科技投资经历,亲历中国科技发展,专注于早期和成长期投资,重点投资数字科技、精准医疗、创新材料三大硬科技领域。在今年市场环境承压的情况下,松禾资本收获了7个IPO。胜利属于长期主义者,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科技投资,陪伴国内企业成长,坚定投资中国。
Q:作为一个老牌机构是否有看到一些新的机会?
冯华:松禾资本在新能源赛道的布局比较早,如松禾投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德方纳米,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纳米磷酸铁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我们作为德方纳米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唯一的投资人,伴随企业超过10年,如今企业市值已经超过600亿。在新的机会上,我们关注海外科学家回国创业的主体,并且在深圳已引进了很多企业,比如奥比中光是很早投资的标的,这一块投资和募资相对匹配。深度的合作及绑定能带来很多新机遇,松禾资本最早开始支持华大系企业创业,9月9日上市的华大智造,松禾资本也是第一个出资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松禾投资商汤、虹软之后产生上下游协同效应,与商汤也有基因领域的合作。未来松禾会绑定大型产业集团,精准寻找产业链上下游机会。冯华:硬科技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趋势,如今硬科技投资在本土投资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投资金额和集中度都非常高,未来这一趋势也不会递减。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还要有很强的产品工程能力、技术能力和规模落地能力,并且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企业越具有竞争力。具体到未来投什么,我认为是数字科技、人工智能以及医疗创新落地的方向。目前芯片面临“卡脖子”的处境,未来新材料的挑战或许会更大,不过这是一个慢周期发展的行业,需要时间的积累。松禾资本从1997年开始做风险投资,已经跨越了三个经济周期,沉淀了一系列的方法论,坚定走专业化的路线。如何跨越周期,投资机构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专业化的团队,专业化的投资能力以及专业化的基金分布,帮助自身构建跨越周期的能力,同时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