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投资案例
新闻中心
活动入口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

松禾研究 | 对话黄华教授:深度探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酶”

发表于:2022-08-01 来源:


黄华教授,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资深酶学专家,博士毕业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结构酶学,随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从事酶组学及酶工程博士后研究。当前黄华教授在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微生物酶资源的鉴定与改造,实现微生物代谢、微生物发酵以及微生物酶工业催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黄华教授发表相关领域SCI论文12篇,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酶组学”面上项目“酶组学法揭示糖酸在人体微生物中的转化网络”。同时,黄华教授也担任瑞德林生物酶学首席科学家。


近日,松禾团队邀请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资深酶学专家黄华教授,深度探讨了酶催化技术的应用、酶制剂的开发、放大难点、生物合成方式的选择、酶催化的路径筛选、平台化技术的搭建、工业化放大的know how、基因片段和底盘细胞的筛选、企业发展战略这九个方面问题,旨在为从事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提供行业分享与借鉴意义。

01

酶催化的应用
张冲:酶催化应用,可分为直接以酶制剂作为产品和通过酶催化生产产品两种业务模式,这两类的主要差异以及各自主要的适用场景是什么?
黄华:酶和蛋白同属一类,一般来说,蛋白不具有直接催化功能,而酶往往同时兼具结合、催化两种功能。酶催化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食品加工、药物中间体转化、生物传感器等;这些都体现在酶的催化应用模式方块,也是我们公司做的业务之一。而蛋白本身则可以作为产品,例如医药的抗体蛋白、胶原蛋白还有索马甜蛋白等,均是蛋白作为产品直接应用。
张冲:应用于工业或者食品等不同行业的酶制剂及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