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应用端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获得近 180 亿美元投资,创历史新高。202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伴随着政策与资本环境的双重加持,合成生物学及相关行业的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落地仍然面临投入要素多、创新链条长、研发投入大、成熟周期长等困难。对于今天合成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初创公司来说,上述困难仍是创新路上无法回避的「死亡之谷」。
放眼整个生物经济,产业上下游还是有很多成功的先行企业值得初创企业学习和合作,「天工开物」生物经济产业加速平台应运而生。
7 月 22 日,由蓝晶微生物携手盐城黄海新区、黄海金控举办的「天工开物」首届生物经济高峰论坛暨「天工开物」生物经济产业加速平台启动仪式在江苏盐城成功召开。论坛汇聚多位生物科技领域的院士和教授专家,集结来自产业界、投资界的领军人物,分享并探讨生物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和产业趋势。
右二为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
「天工开物」生物经济产业加速平台是由蓝晶微生物联合松禾资本、高瓴创投、欧莱雅中国、元生资本、光速中国、碧桂园创投、黄海金控等共同发起。平台旨在整合各方资源,在上下游产业伙伴、投资机构以及优质的初创团队之间搭建沟通协作的桥梁,帮助更多生物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疏通产业链,促进行业生态健康发展。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受邀参加圆桌论坛,与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李腾博士、元生资本合伙人池万锦、光速中国合伙人高健凯以及高瓴创投副总裁王斌共同探讨“生物经济时代下的未来企业”。精选内容如下:生物科技之所以成为战略性的产业之一,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人类的需求。提高生命质量,减少疾病痛苦,得到更多的健康快乐,这些都需要依靠生物科技。终极需求越多,技术更替越丰富,二者碰撞,合成生物学就应运而生。合成生物学是底层技术,用软件定义细胞,使细胞成为工厂,对于整个生产方式和产品是一个颠覆性的变革,其产品形态可以无所不有,一定会成为巨大的产业。我们非常看好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人类如何活的更年轻、更健康,这些都是大家迫切关心的问题。合成生物学底层技术叠加其他技术,比如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解决疾病诊断、治疗等重大问题。我们推断合成生物学将带来下一代生物科技产业的新浪潮。最关键的一点是创始人要能够去做交叉,开放兼容。合成生物学是一个交叉科学,需要软件、自动化以及工程化等多方面的能力。
左二为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
其次是工程化能力。从软件设计到产品落地,最终还是要考虑实际的生产成本以及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最后是能够不断打破原有边界,包括研发、产业化以及市场的边界。蓝晶微生物牵头发起天工开物平台,以及把产业化落在盐城,这代表着一种敢于打破边界,敢于开疆拓土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