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投资案例
新闻中心
活动入口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

松禾资本姜欣:价值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

发表于:2022-04-27 来源:

近日,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主办,清科创业承办的百家基金进航城-数字经济专场活动圆满完成。会议汇集了百余位投资机构和企业创始人等业界领袖、产业精英,吸引了行业聚集与关注,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姜欣发表了题为《价值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的演讲。以下为精彩观点分享


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姜欣

如何去思考商业的发展逻辑?

 

其实逻辑比较简单,我们觉得任何企业发展过程都有点像运筹学的求解过程。运筹学约束条件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外部约束,包括商业环境、技术进度、以及很重要的政策环境。另一个层面就是内部约束,创始人和团队如何洞察,并且构建出和外部约束条件匹配的组织能力,我们觉得这是最核心的。

 

每一次约束条件的变化,包括刚刚提到的政策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商业环境的变化,背后隐藏的比较大的逻辑就是约束条件的变革会释放商业发展的约束条件,从而扩展商业性的应用场景。

 

所以从整个历史的历程来看,约束条件的变化对创始团队包括创始人,最重要要去做洞察和独立思考,通过试错取得最佳实践,很多最佳实践都是需要试出来的,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很多方法论和人及组织的支撑,这是我们觉得最佳实践是整个商业发展的大的推动力

 

从具体分析逻辑层面来看,至少我们松禾资本可能在看任何行业的时候,我们不会从一个静止的历史点去看,我们会用比较长时间周期去看行业的变迁,洞察行业发展变化的本质。并且在这个逻辑里面,我们更多的会去看需求供给结构性的变化,因为结构性的变化会有结构性的机会,尤其是刚刚提到的一些约束现实条件的变化,以及变化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突变。但是通过过去推演未来的时候,终局是很好预测的,但是难的是终局的节奏和路径,这个对于投资人来说,节奏路径不一样,投资始点就不一样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做合理的打法,在任何行业的任何发展阶段和商业环境条件下,一定要选择当前始点最合理的战略和战术打法,这个可能是我们对整个宏观商业判断大的逻辑。

 


起源:数字化转型的约束条件

 

数字化转型本身的约束条件到底是什么?我们觉得B端的商业或者数字化转型B端的商业,其实是从C端孵化出来的。

 

技术层面,由于C端高并发的需求,真正使以分布式思想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体系得到了规模化的应用落地,在互联网体系中孵化出了完整的新一代的IT技术体系架构,使得新一代的IT技术架构能够赋能给B端。

 

业务层面,因为互联网巨头面向C端业务系统的变革本身就是最佳实践,对于其他面向C端的B端企业具有极大的标杆作用。

 

需求层面,C端商业培养了客户需要更快速“被满足”的习惯,进而倒逼B端的业务逻辑发生很大的变化。

 

数字化转型起始于C端的高并发。C端的高并发驱动了IT底层架构的演进、分布式技术体系成熟,IT的解耦演进又驱动了业务的解耦,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变革。

 

具体来说,IT架构,其实从过去的十年传统的IOE (IBM+Oracle+EMC),非常紧耦合单体架构慢慢开始释放,一直到互联网开始用的LAMP的架构,基于开源的这些一套技术架构,到MVC、到RPC,一直到SOA,还是上一代解耦的一种逻辑,基于ESB面向服务的架构,本身还是比较重。近几年大家开始做服务化的治理(业务组件化、原子化、服务化)。

 

另外一个层面来看,IT解耦过程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在IT承载层层面,它的颗粒度会越来越小,最开始的逻辑一直到虚拟化,一直到容器的K8S,承载颗粒度会越来越小,颗粒度越来越小驱动承载和业务开始分离了,我们现在看所有企业包括互联网,包括大的企业里面做了分层解耦的架构,包括模块化、异构化、并且业务开始服务化,底层架构解耦才可以驱动业务服务化治理,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

 

第二块刚刚提到了,分布式技术诞生后,在C端场景中已经被孵化成熟,孵化成熟已经开始广泛布局到B端。

 

第三块承载架构,刚刚也提到了承载架构演进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解耦非业务逻辑代码的迁移过程。



演进逻辑:数字化转型的演进逻辑及核心战略控制点

 

数字化转型,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先后经历IT基础设施重构、业务重构、运营模式重构及商业模式重构后,最终实现新价值的创造。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商业价值的实现一定是通过业务变革驱动的。业务变革对于企业来说属于“伤筋动骨”,并且对原有利益的冲击巨大;业务变革的推进首先需要顶层设计,另外需要有节奏的开展,需要价值呈现闭环来驱动更深层次的业务变革;最终,深入的业务变革是一定需要底层IT基础设施、数据能力、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等根据业务的变革方向进行结构化的调整才能成功。

 

所以说整个大的战略体系里面,核心的是业务,所有的组织架构,包括营销、人才、运营,包括数据和产品,不能唯产品或者数据论,但是一定是要围绕核心业务逻辑来变化的,因为下一代核心业务逻辑会重构上一代业务流程。

 

所以说对业务重构本质的理解,我们认为是两点,第一点业务逻辑本质是一种服务能力,它现在不是一个单一的feature,我们觉得未来软件产品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未来一定是具备洞察、分析、预测、决策等属性的新一代业务产品会重构上一代功能性软件产品,它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架构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第二个演进模式来看,编排将会成为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包括被编排能力的沉淀、编排引擎和被编排出来的新的业务、流程等能力。

 



终局与落地路径:数字化转型终局及落地路径猜想

 

我们觉得可能未来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在底层都会有两个平台层,第一个平台层是IT infra,包括ABC基础组建架构,上面的是IT PaaS,多租户的管理,异构的计算网络存储,调度、多租户管理,这个需要有一个PaaS平台来做。但是这一块还是基础还是底层,最核心是中间这一层,我们觉得未来软件能力会解耦为一个一个的服务能力簇,这些服务能力簇一方面是传统业务能力解耦出来了,第二方面未来可以被调用编排。但是这里面的能力有些是自己的一些服务能力,也是集成的第三方服务能力,有一些是外部调用的,比如说很好用的SAAS、API都可以整合进来。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力上面需要有一个管理、编排和调用的一套逻辑,我认为可能会比现在的K8S能力更强,最终会组合成业务系统支撑企业研发生产一直到客户运营全阶段,这是对未来的一个猜想。

 

数字化转型落地路径有三类,第一类是单层切入,向一体化解决方案去上下延展,这类公司大多数是提供底层能力或工具类公司。第二类是一个特定应用场景,提供一个较“窄”的解决方案,可以为客户快速带来价值并保证未来平台有做宽做厚的可能性。我们自己比较喜欢第三类,“凸”字形解决方案,底层有平台的能力,上面要做一些业务,短期做一些价值闭环,要去锁客户未来的预算。但同时要给客户带来价值,如果不给客户带来价值,一年两年以后产品的黏性就没有了。

 

数字化转型的引擎:编排。编排无非三方面,第一,本身有编排引擎。不管是RPA还是K8S也好,某个层面来说都是一个编排引擎,只是局限在某一个赛道或者某一个领域里面。第二是哪些能力可以被编排?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业务还有第三方能力,业务不只是流程也好或者是解耦化服务能力,或者是第三方的KnowHow,甚至是一个算法都可以集合进来,基于这些能力编排以后产出一些新的产品、服务和流程,所以我觉得这个引擎会带动整个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不断沉淀和运转。

 

数字化转型赛道大体分解分为IT infra,业务重构,运营及新场景安全四大方向,也是我们投资的四大方向。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企业全局优化需求与碎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这个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解决,数字化转型道路是没有办法发挥长久的价值。所以我们觉得基于这套逻辑,现在大多数的企业格局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undefined



最开始提到了洞察,洞察是从左往右看,落地与洞察相反,是另外一个方向。对于任何企业或者是CEO、投资人来说,洞察&战略都是从左往右看,我们需要人事环境的统一,实际落地是要从右往左走,我们需要有切入点去验证短期价值闭环,最后通过演进节奏提出整体解决方案,做一个比较大的。这里面还是逻辑,选择最合理的打法,根据现在这个始点的政策、技术、市场实际情况来更新战略,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华为的BLM,包括IPD、MTL等方法论,但是最终还是通过适当的裁减和优化,找到企业自己适合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