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投资案例
新闻中心
活动入口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发表于:2023-05-29 来源:

近日,由成都高新区联合阿里云、宝马共同发起,36氪协办的《成都高新智能网联产创融合加速器二次集结》在杭州市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

图片

会议邀请多位优秀创业者和投资人汇聚一堂,分享了对智能网联行业的见解和展望。松禾资本执行董事朱明受邀出席并作《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整理后的内容:

图片

“2+2+N”,智能科技投资逻辑

松禾资本智能科技领域投资的思路是“2+2+N”。第一个“2”是科技赛道成长的底层技术,包括偏硬件的芯片及核心器件以及ABC技术(包括AI、Big Data、Cloud等);

第二个“2”是有非常快的发展前景,或者比较广阔的应用层市场。重点包括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及机器人赛道。

“N”指新的应用场景,包括AR、商业航天、等等,松禾资本对这些前沿科技保持敏感度。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是我们正在梳理的非常重要的赛道,其上游包括芯片和核心器件,也包括了ABC技术,下游除了车本身还有很多的商业应用场景可以进行探索。

汽车赛道技术迭代催生新的发展机会

整体汽车行业的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趋势。

1.电动化,之前大家对电动化可能存在一些担忧,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疑问。电动化的核心是内燃机驱动方式被电驱代替,底层逻辑是能源供给方式由燃油转化为化学能电池,虽然现在已经渡过拐点,但电动化还是在持续发酵中,我们认为后面还可能产生新突破;

2.智能化,且当前正处在发展高潮拐点阶段。此前大家认为智能化就是智能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但实际上它的场景非常多,细分领域也很多,我们主要关注座舱和驾驶两个层面,会有一些逻辑区别;

3.网联化,在2018年、2019年曾经出现过一波高潮,智能网联汽车公司可以收集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分享,进而进行商业化。这个过程在疫情中遭到很大冲击,但我们认为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持续推进后,网联化也会有一些新起色。

新能源车智能化演进三大方向

新能源车智能化分为三个主要方向,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软件定义汽车。这三个方向存在一些相关性,特别是软件定义汽车跟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都是相关的。

1.智能座舱。有一个很明显的观感是屏幕越来越多,本来只有主控仪表,现在副驾驶和后面座舱也会安装几个屏幕。屏幕只是一个现象,底层是深层次的逻辑多模态交互,乘客不仅仅只是为了看内容,更多的要跟车发生交互,用手势、语音等各种方式与车交流,这个趋势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明确的,以后会催生一些新硬件,包括HUD。

2.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最早的时候是以辅助驾驶为主,后来在一些限制性场景下,如市内、矿区、港口区会有一些已经成熟的自动驾驶方案。前两年智能驾驶方向的发展趋势是传感器的大量应用,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在解决方案层面,我们重点针对一些商业场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包括矿区、港口、园区等。

3.软件定义汽车。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怎么实现?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非常明确的模式思路。最终想要做到的结果,就是把汽车当做手机来生产和运营。现在手机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操作系统,但是为什么汽车做不到?因为原始的汽车电子电机架构互相独立,不能联动交互,很多模块是固定的。如何实现联动,现在的想法是把电子/电气架构打通,用一种比较区域化的架构去做,其中要率先解决芯片和操作系统层面的问题,最后形成一个虚拟化的中间平台层,然后在平台层上建立各种APP,各种商业软件层形成互动互联,最后才形成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我们认为这是未来的趋势,但商业落地的时间还不是太清楚。

汽车智能化投资风口正在眼前

接下来讲讲对于投资机会的梳理,投资机会主要关注智能化层面,电动化的大量的机会阶段已经过去,网联化可能还没开始,智能化是现在比较重要的阶段。

首先从传感器方面来说,激光雷达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其中技术层面有一个迭代的过程,激光雷达最早用在扫地机器人身上,而小型商业园区车上配备的基本上都是机械式雷达,但机械式稳定性差且成本太高,极难上车。从乘用车品牌商的层面梳理,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一些品牌激光雷达开始陆续上车并累积一些体量。

第二个赛道毫米波雷达赛道,最早主要是在商用车做预警使用。毫米波雷达核心问题是还不能完全满足自动驾驶的诉求,比如说探测距离,探测精度。但比较明确的是,毫米波雷达只要成本能够下降,性价比提高,此后上车只是数量和时间的问题。国外像法雷奥、大陆等厂商都有很成熟的毫米波雷达产品,但其对中国汽车主机厂的服务远远达不到国内厂商的水平,而且国外基本都是标品,性价比不高,这就给国内厂商带来很大机会。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外产品指标上看不出太大区别,更多是稳定性问题。稳定性问题需要用产能解决或者说产量去慢慢磨合,而不是说立马就能解决,所以现在有一些国内毫米波雷达厂商逐渐开始在乘用车里面拿到一些订单,而且量会越来越大。

第三个摄像头。消费电子在前几年有一个比较弱的预期。作为摄像头最大市场的手机,其销量不会持续按照以前的状态增长,下一个增长点明显是汽车,原来在手机产业链里面做摄像头的公司转型做汽车摄像头,汽车摄像头的单价会更高,但合作对象变了,不是手机主机厂而是汽车主机厂。初创公司更多的是从算法和系统解决方案层面可能存在一些机会。

松禾资本聚焦新能源汽车赛道

新能源汽车是代表未来的行业,松禾资本专注科技投资27年,通过深度行业研究,持续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收获了许多优秀的投资案例,其中包括:

1.电动化。松禾投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德方纳米,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我们作为德方纳米的天使投资人,伴随企业超过10年;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领先的高效、智能、集成新型半导体企业,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产品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应用领域;基本半导体专业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核心产品包括碳化硅二极管和MOSFET芯片、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碳化硅驱动芯片等,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智能化。我们投了一些传感器公司,包括导远电子(主做IMU),可以自主设计芯片,主要客户包括小鹏、东风、上汽等,发展快速,估值涨的比较高;承泰科技是深圳一家毫米波雷达企业,逻辑从商务车市场切入到乘用车,也已经成为比亚迪、吉利等主机厂的主力供应商之一;一径科技是做全固态激光雷达的企业;哆来目是一家智能驾驶视觉空间感知技术提供商,全球首创人眼仿生视觉感知技术,让汽车根据感知结果检测到碰撞危险,极大提高安全性。

3.在自动驾驶层面,首先是元戎启行,是松禾资本在深圳持续支持的自动驾驶企业,有一些To C自动驾驶服务已经开始在深圳运行,我们觉得很有发展前景;小马智行是国内头部的自动驾驶企业,是广州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远程载客许可,获准在广州开启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企业;云骥智行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在中美均获得自动驾驶牌照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其RoboTaxi、RoboBus和RoboService也已经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多场景落地。